中国香港队 - 简介
NOC概况
中国香港在 1954 年首次参加亚运会,并在 1986 年第九次参加亚运会时赢得了第一枚亚运会金牌。当时,10 瓶制保龄球选手车菊红赢得了女子单人赛冠军。
从 1986 年到 2018 年,中国香港在历届亚运会上获得的总奖牌数都有所提高。这一上升趋势使得中国香港在 2018 年印尼亚运会上取得了有史以来最好的成绩,获得了有史以来最多的奖牌 [46 枚],同时也追平了获得的最多金牌数 [8 枚]。
在印尼亚运会上,场地自行车选手李慧诗赢得了凯林赛和争先赛的冠军,获得的亚运会金牌总数达到 5 枚,超过了斯诺克选手傅家俊和游泳选手 Wong Kam-Po。傅家俊和 Wong Kam-Po 在 1998 年至 2010 年间三次夺得亚运会冠军。李慧诗在 2014 年仁川亚运会上获得了争先赛和凯林赛双料冠军,并在 2010 年亚运会上获得了 500 米计时赛金牌。
此外,在 2018 年亚运会上,游泳运动员施幸余打破了李慧诗、傅家俊、Wong Kam-Po 和游泳运动员欧铠淳创下的 6 枚奖牌纪录,成为了中国香港亚运会历史上获得奖牌数最多的运动员。施幸余参加了四届亚运会,总共获得了 9 枚铜牌和银牌,未获得金牌。在印尼亚运会上,中国香港也夺得了马术项目上的首枚金牌,当时,萧颖莹在盛装舞步个人赛中夺冠,为中国香港赢得了首枚亚运会马术个人赛项目的奖牌。
在团体项目方面,中国香港在男子七人制橄榄球项目中夺得三枚奖牌,包括在 2018 年印尼亚运会决赛中击败日本队后获得的金牌。这是中国香港队的第三次夺冠机会,因为他们在 2010 年和 2014 年亚运会的男子七人制橄榄球决赛中均输给了日本队。当时年龄为 19 岁零 21 天的 Max Denmark 在印尼亚运会上夺冠,成为了中国香港最年轻的亚运会金牌得主。
国歌/会歌
旗手
成员
官员
参赛情况
竞赛项目 | 金牌 | 银牌 | 铜牌 | 合计 |
---|---|---|---|---|
竞技体操 | 2 | 0 | 0 | 2 |
田径 | 0 | 0 | 3 | 3 |
羽毛球 | 1 | 2 | 5 | 8 |
健美 | 1 | 1 | 1 | 3 |
桥牌 | 0 | 2 | 2 | 4 |
BMX 小轮车 | 1 | 0 | 0 | 1 |
山地自行车 | 1 | 1 | 1 | 3 |
公路自行车 | 3 | 0 | 4 | 7 |
场地自行车 | 7 | 8 | 3 | 18 |
马术 | 1 | 0 | 0 | 1 |
马术 | 0 | 0 | 1 | 1 |
马术 | 0 | 0 | 1 | 1 |
击剑 | 0 | 4 | 25 | 29 |
柔道 | 0 | 0 | 3 | 3 |
空手道 | 0 | 2 | 5 | 7 |
赛艇 | 1 | 11 | 7 | 19 |
七人制橄榄球 | 1 | 2 | 0 | 3 |
帆船 | 6 | 13 | 5 | 24 |
射击 | 0 | 0 | 3 | 3 |
斯诺克 | 4 | 3 | 3 | 10 |
壁球 | 3 | 6 | 8 | 17 |
游泳 | 0 | 2 | 12 | 14 |
乒乓球 | 2 | 9 | 9 | 20 |
10 瓶制保龄球 | 2 | 4 | 4 | 10 |
铁人三项 | 0 | 1 | 1 | 2 |
举重 | 0 | 0 | 1 | 1 |
武术 | 2 | 11 | 5 | 18 |
总计 | 38 | 82 | 112 | 232 |
各年份奖牌
年份 | 金牌 | 银牌 | 铜牌 | 合计 |
---|---|---|---|---|
2018 | 8 | 18 | 20 | 46 |
2014 | 6 | 12 | 25 | 43 |
2010 | 8 | 15 | 17 | 40 |
2006 | 6 | 12 | 11 | 29 |
2002 | 4 | 6 | 11 | 21 |
1998 | 5 | 6 | 6 | 17 |
1994 | 0 | 6 | 7 | 13 |
1990 | 0 | 2 | 5 | 7 |
1986 | 1 | 1 | 3 | 5 |
1982 | 0 | 0 | 1 | 1 |
1978 | 0 | 2 | 3 | 5 |
1966 | 0 | 0 | 1 | 1 |
1962 | 0 | 1 | 0 | 1 |
1958 | 0 | 1 | 1 | 2 |
1954 | 0 | 0 | 1 | 1 |
总计 | 38 | 82 | 112 | 232 |
- :
- 金牌
- :
- 银牌
- :
- 铜牌